研发团队
合作者
所在位置: 首页» 研发团队» 合作者
董立新
发布时间:2023-08-17     浏览次数:

董立新.jpg

董立新(https://orcid.org/0000-0001-7945-9073),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与风云卫星产品真实性检验团队首席气象专家。中国气象局援藏工作先进个人,曾入选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期从事热红外地表温度、土壤水分及星载激光雷达树高及生物量等卫星遥感定量反演与真实性检验。现任风云卫星三号大型试验主任设计师,是风云卫星静止与极轨系列卫星陆表温度产品科学责任人。主持或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分重大专项等项目10余项。在IEEE GRSM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6项及软著3项,申请国际专利 1项,参与国家标准1项及专著2部,获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

1. 建立的“基于像元瓦片金字塔与北斗通信的青藏高原土壤温湿度多尺度自动观测网络”获得国家发明与新型专利5项,已稳定运行8年,为产品真实性检验提供科学数据集。

2. 针对风云卫星不同像元分辨率产品验证中数据观测代表性问题,提出“基于像元矩阵的地理要素多尺度四维立体观测方法及系统”,建立基于“像元矩阵”多尺度热红外观测及“无人机组网”的‘地-空-天’立体观测网络,申请国家及国际发明专利各一项。

3. 自行设计建立国内首个“华南超大城市降水组网观测系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在10Km×10Km范围内开展一维与二维雨滴谱组网观测,获取像元尺度对流性降水的结构和物理参数,开展FY-3G星降水雷达产品的真实性检验。

4. 针对历史LST产品偏低以及云污染情况,在L1重定标与辐射传输模拟优选的基础上研建了统一反演新算法,产品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重建了近20年FY-3A/3B/3C系列全生命周期长时间序列气候数据集,并在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发布。

5. 提出的基于拐点的星载Lidar波形数据数学快速处理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地形复杂地区星载Lidar 森林冠层高度提取的“质心-地形指数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我国东北、西南和南方的不同森林类型区域,使得坡度较大地区的Lidar森林冠层高度的估算精度有所提高。研建了融合Lidar冠层高度数据和光学遥感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反演了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复杂地区的植被结构参数反演。

6. 开展我国北方沙尘暴源地遥感综合观测实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案进行了我国(内蒙甘肃新疆等)沙漠化地区的红外发射率野外地物光谱测量与数据处理,建立了伪不变目标发射率野外数据集,丰富了我国卫星遥感地面发射率数据库,并应用于发射率产品的真实性检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