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Quantify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ing Driven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发表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在线时间:2024年11月
第一作者:
徐栋—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通讯作者:
Tingting Bai—东北大学;
Yongze Song—科廷大学;
程洁—北京师范大学;
Philippe Ciais—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著,导致城市温度不断上升。这不仅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城市绿化(Urban Greening, UG)作为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手段,被广泛认为能够通过改变地表能量平衡来调节局部气候。然而,长期来看,城市绿化的降温潜力、分布模式及其对减缓城市升温的贡献仍不明确。因此,如何量化城市绿化的降温效果,成为当前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题为《Quantify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ing Driven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China》。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统计模型,用于评估城市绿化的降温潜力(Cooling Potential of Urban Greening, CPUG),并首次为中国绘制了CPUG地图。 通过分析过去二十年观测和模拟的城市地表温度(Urban Surface Temperature, UST)趋势,研究团队量化了城市绿化的降温效果。结果显示,过去二十年间,城市绿化的降温潜力为0.20 K,减缓了城市升温趋势的14.17%。研究还发现,城市核心区与郊区的降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核心区的降温效果约为1.01 K,对减缓城市升温的贡献高达56.08%,是郊区降温效果的7.2倍以上。郊区的降温效果仅为0.14 K,对减缓城市升温的贡献为9.93%。 此外,研究揭示了城市化进程和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是影响CPUG的关键因素,强调了人为植被管理在减缓城市升温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量化了中国城市绿化的长期降温潜力,并揭示了其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结果不仅为城市规划和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还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此外,研究提出的统计模型为定量评估长期城市绿化趋势对城市升温的影响提供了有力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推广这一模型,可以更精确地指导城市绿化策略,有效应对城市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宜居性。
Quantify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Urban Greening Driven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Dong Xu, Tingting Bai, Lin Yang, Yuyu Zhou, Bin Chen, Haifeng Xu, Yongze Song, Yuan Yuan, Yuanzheng Cui, Lin Meng, Ziqian Xia, Min Chen, Zhenci Xu, Peng Zhao, Guihua Dong, Lei Zhang, Jiacheng Zhao, Wanben Wu, Wei Wang, Liu Zhao, Jie Cheng, and Philippe Ciai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4 58 (47), 20990-21001
DOI: 10.1021/acs.est.4c10314(下载)